如今,净水器在潍坊的小区中基本普及,在这些净水器中,有一半出自创业者李敏之手。从一名教师到净水器销售商,从自动净水器到自动洗车机再到自动售货机……看好自动产业领域的李敏成为当之无愧的“自助设备女王”。李敏常说,朝着梦想前进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当老师要创业
“这个是800加仑的制水量,废水比在1:3至1:4之间,相当于3吨至4吨水才能出1吨纯净水。旁边这台是1000加仑的制水量,废水比是1:2.5,如果您住的小区水费很高,建议您选择1000加仑的,省水……”8月14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月河路与民主街附近的经济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西南的厂房区,一位穿着讲究、皮肤白皙的女子正在向客户介绍着净水器设备,她就是李敏。
净水器在潍坊普及是近两年的事情,在与南北方净水设备的博弈当中,李敏成功占领了本地市场,成为响当当的行业领头羊。
很难想象,李敏曾是潍坊外国语学校的老师。2012年5月,她决定辞职创业时,全家人都反对。“只要辞职,就别进这个家门。”这句狠话包含了家人对李敏的担忧,也成了李敏前行的压力和动力。
跑小区、跑茶行、跑饭店……一个多月的时间,基于先前对净水器的了解,李敏在考察完潍坊对净水器有需求的大大小小场所之后,成为一家南方净水器设备的代理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没有接到一笔订单。突然有一天,一下子来了两个客户,5万元的订单一下子把我救活了。”那是2012年7月6日。
不甘代理造设备
摸到了窍门,李敏的生意风生水起,不过,做代理永远是“打工妹”,核心的技术自己难以把控。“根据一些客户的反馈,我觉得净水器有一些弊端,比如说这个出水口太高,咱们北方的水桶多数是矮桶,打水时需要用手拿着,又重又不方便。”李敏将缺点反映给厂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净水器上加一个翻板就能解决。不过,得到的答复却是“不可能为了一个客户的意见作出提高成本运作的事情”。李敏决定做属于自己的产品。
一台净水器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有60多个,每种配件的生产厂家分布在不同的城市,2012年9月开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李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然后,买了机箱,调了几套配件,李敏尝试着自己组装机器。终于在2012年底,李敏的第一台净水设备问世。后来,她根据客户的反馈一遍遍改进设备,2013年3月,她的净水器几近完美。
其实早在2012年7月,李敏就借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所以她从2013年开始自产自销。然而,起初3个月没有一笔订单,连两名销售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当时也在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在做无用功。”“山穷水尽”是李敏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但是“贵人相助”总是紧随其后。3个月后,李敏接到了第一笔订单,200万元,公司起死回生。
拒绝收购再创新
在经济市场的双方博弈中,取胜的关键永远是消费者的选择。价格低、服务好是李敏的制胜之道。一些大公司的净水器进入本地市场后售价动辄两三万,李敏的产品售价维持在万元以下。就这样,李敏在本地市场站稳了脚跟。截至目前,仅潍坊本地市场李敏就售出1000多台净水器,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一半左右。
2014年6月,潍坊一家大型企业表示要收购李敏的项目。“开价确实很诱人,项目开价200万元以上,年薪20万元,配20万元的车,我确实很心动。”苦苦经营,一年到头,李敏拿到手的也不见得有20万元,但斟酌再三,她还是拒绝了。“我想到了当初自己想做项目的原因,就是能为自己的产品做主,如果项目被收购了,又要回归原本的样子。”
不仅没有同意收购项目,李敏还开始研制自助洗车机。不到一个月,自助洗车机问世。
追逐梦想最幸福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是幸福的。”李敏一直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对于以后的路,李敏信心满满。“前一段时间去各地考察,河南和四川还有很大的市场,下个周我准备在河南洛阳开一家分公司,没有意外的话,年底就会在四川开一家公司。”
“我现在报了各种培训班,学习管理、技术,与创业者一同交流,我通过这种方式来充电,让自己时刻保持动力。”对于李敏而言,中小企业的发展少不了步履艰难,资金亦或是人才,但是对于自己而言,时刻保持战斗的激情是最难得的。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