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丹江口送来了救命水 南水北调缓解豫旱情

分享:
2014-08-26 01:07:33 点击数:1580 作者:水事易

“最多的时候,村里有五十多条渔船,有许多人以打渔为生,但这些年河面宽度逐年减少,400米、300米、100米……但三个月前,河水断了,河床干了,村民们只好打工去了。”8月20日下午16时,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澎河岸边,65岁的秦老汉说。

其实此次的河南大旱范围之广、旱情之重,远比秦老汉所说的要严重的多。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河南今年遭遇的为63年来最严重夏旱,本次干旱直接导致当地1/3小型水库基本干枯,半数以上中小河道基本断流,其中尤以平顶山市旱情最为严峻。中国经济网在平顶山鲁山县采访时,随处可见龟裂的土地,大片大片枯死的玉米,尘土弥漫的道路。

河南省鲁山县张良镇小周楼村一位七旬老人站在地头看着自家近5亩绝收的玉米,一筹莫展。中国经济网郑光明摄

除了庄嫁外,干旱还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鲁山县磙子营乡孙街村,是距离白龟山水库最近的一个村庄。但就是这个离水库最近的村庄,中国经济网在采访时发现,因为天气持续高温无雨,导致该村的地下水位下降,村里水井枯竭,而自来水只在每天的上午和中午供水两个小时,所以,村民们就用各种器皿储存生活用水。或者去远处拉水吃。而据了解,这种情况不但在鲁山县的其它乡镇比比皆是,就连平顶山市区用水也进行了定量定时控制。

“已经两次动用死库容(在死库容水位时原则上不再向外调水),但依然难解百万市民用水难题。”谈起缺水,鲁山县水利局党组成员任俊亚对中国经济网如是说。

河道断流!土地干渴!粮食减产!人畜无水可饮!

汝州告急!郏县告急!鲁山告急!百万市民告急!

严重旱灾牵动各方关注。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顶山市区严重缺水问题,在国家防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长江防总的协调支持下,该省水利、南水北调部门及平顶山市、南阳市、邓州市协同攻坚,全力以赴实施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工程。

应急调水工程在南水北调总干渠刁河渡槽(位于邓州市)控制闸架设临时泵站,8月6日正式开始调水,通过220公里南水北调干渠到达澎河渡槽,经退水闸流入澎河,再进入白龟山水库向平顶山市区供水。按照国家防总批复的方案,此次调水横跨河南湖北两省、长江淮河两岸,水总量2400万立方米。

据了解,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前首次利用总干渠实施调水,平顶山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首个受益城市。据悉,此次调水也是河南省首次从长江流域向淮河流域调水。

干涸已三月的澎河,终于等来了丹江水,平顶山市也因此成为中线工程全国首个受益城市。图为翘盼已久的村民在河道内等待江水的到来。中国经济网郑光明摄

“快来看啊,救命水来了!”

8月18日晚上10时,丹江水终于经过220公里的南水北调总干渠和14公里的澎河河道,顺利抵达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得到消息的平顶山市鲁山县磙子营乡孙街村的群众奔走相告,早早在白龟山水库周边聚集。在现场等待的还有当地政府、水利局、移民局、河务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听到上级部门终于同意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到白龟山水库,那一刻,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鲁山县水利局党组成员任俊亚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难掩激动和兴奋。他主要承担着疏浚河道、修缮危桥的任务。一旦丹江口水库的水经由南水北调中线总渠道流入鲁山县境内,当初干涸的河道会被江水淹没,而修缮干涸的澎河河道上麦庄桥、陈庄桥、宋庄桥等成为他的首要工作。

为确保万无一失,保证河道畅通和群众生命安全,通水当天,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该市水利局、河务局、环保局等相关南水北调项目的负责人和协同工作人员,却用了近6个小时又重新走了一遍。

“丹江的水甜,没有污染。”鲁山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对现场村民说。据当地村民介绍,鲁山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来到水库,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收秋后种麦子,即便是干旱,也不怕了,毕竟,我们守着个大水源,以后再也不会缺水了。”村民说,这两天,甚至村里的机井水位都上去了。“以后,再也不怕天灾了,有了丹江水,我们心里踏实啊。”

8月20日下午傍晚,夕阳下的澎河荡漾着波光,65岁的秦老汉就要收工了,船舱里堆着捕获的鱼虾;在他身后的岸边,有村民拨掉了枯死的玉米,种上了萝卜、白菜。无论农民还是渔民,200公里外的丹江水,给他们带来了保证和希望。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