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地下水水质“倒逼”地下水质量标准重修

分享:
2014-08-06 11:51:03 点击数:1066 作者:水事易

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目前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

张作辰还透露,为了加强地下水监测,国土部联合水利部共同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该监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要求两个部门正式实施编制工作,未来3年将建立这个工程。

“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有利于改善我国地下水监测薄弱的状况。”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水循环与水文过程研究室主任宋献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地下水水量的管理职能现在在水利部,但地下水监测的技术力量主要还在国土部。因此未来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需要加强协调。

根据国土部4月22日发布的《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水质堪忧。地下水水质较差和极差两项的占比总和达到59.6%,超过了水质呈优良、良好、较好三类所占的比例总和。从2011年到2013年,较差和极差级水占比总和从55%、57.4%上升到59.6%,说明我国地下水水质仍在逐步变差。

标准实施近20年未修订

地下水质量标准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地下水水质的“倒逼”

根据《公报》,2013年,全国203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4778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800个。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以下简称《标准》),: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498个,占监测点总数的10.4%;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287个,占26.9%;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148个,占3.1%;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2095个,占43.9%;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750个,占15.7%。

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铁、锰、溶解性总固体、“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水质存在重(类)金属铅、六价铬、砷等超标现象。

来源:凤凰财经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