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江苏重推海水淡化产业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分享:
2014-07-07 09:32:02 点击数:839 作者:水事易

近日,江苏省政府在大丰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丰市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首台生产线正式调试出水,可日产直饮水5000吨,水质完全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有关专家称,此举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对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战略意义重大。

坐落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盐城风能与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园,2013年6月动工,规划建成一条日产1万吨的淡化海水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2.35亿元,用海面积3000亩。

传统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热电站提供淡化所需的电能,使用煤炭等传统能源,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江苏这一项目应用了国家“973”计划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理论和自主研发的集成技术,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情况下,由1台风力发电机为海水淡化系统直接提供电源。这种集成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技术首创,对解决海岛等偏远地区的淡水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意义。

今年4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天津市、江苏省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推动海水淡化、海洋装备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江苏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重点选取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海洋观测与探测装备产业、海洋工程配套装备与设备产业为海洋新兴产业主要发展方向,努力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集聚区。具体到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上,该省计划通过国家扶持和企业发展,到2017年能够完成日产万吨级非并网风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关键装备形成规模生产能力,能够为海岛和舰船提供海水淡化成套设备。

大丰示范项目正式调试出水,加速了江苏这一计划实施进程。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顾为东说,大丰项目实现了兆瓦级非并网风电与万吨级以上大容量海水淡化技术的“联姻”,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它的最大“妙处”是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的情况下,由1台2.5兆瓦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3组储能蓄电池及1台柴油发电机,为海水淡化装置稳定供电,既能解决目前风电上网、脱网、弃风等难题,又能解决影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资金、环保难题,实现了新能源利用与海水淡化有机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项目总承包单位、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项目经理许卫国说,这种独立供电的非并网风电系统,能为方圆百平方公里提供稳定电源,技术完善后,可有效解决海岛、沙漠等偏远地区的能源和淡水供应问题,具有极强示范性和可移植性。

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沈毅介绍,目前,江苏在大丰进行海水淡化示范的主要目的有四个:第一是使用非并网能源,来解决海水淡化的能源问题。第二是生产高端水和特种水。江苏不缺淡水但缺优质水,通过海水淡化,能够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第三是利用江苏的装备制造业优势,为未来市场提供成套的海水淡化装备和设备。第四是江苏沿海大开发,将来人口、产业都会向海岸线区域集聚,海水淡化用水前景乐观。

据悉,大丰项目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化步伐,每小时4000桶4.5升桶装水生产线设备目前已进入招投标,接下来将开发碱性离子水、运动水、母婴水、化妆水等不同功能用水。大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说:“我们还要发展大输液项目,将各级淡化水经过严格处理后分别作为大输液项目的冷却水、原料水,发展浓盐水综合利用产业,通过‘吃干榨净’的办法,实现浓盐水‘零’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来源:江苏网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