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北京知名网络媒体聚焦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分享:
2014-06-24 15:17:18 点击数:1360 作者:水事易

库区人民为让一泓清水送北京,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作为受水区群众,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动、感谢、感恩。在支持水源地可持续发展中,北京的网络媒体大有可为。”6月9日,率领北京市主要网站赴湖北丹江口市采访的该市网管办副主任邢建毅深有感触的说。

6月9日,北京千龙网、北青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百度、和讯、优酷、金融界等知名网络媒体的负责人和记者、编辑共30多人,走进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采访报道。采访团一行先后赴丹江口工程展览馆、丹江口大坝、净乐宫实地采访,并与丹江口市移民干部、移民代表亲切座谈。

三官殿办事处村民王瑞权,三岁迁出丹江口库区,二十三岁又迁回老家;不惑之年,南水北调中线大坝加高工程上马,他家第一个签字搬迁,二次移民。均县镇蔡方沟村移民张顺江三年移民工作结束后体重骤降16斤,超负荷工作诱发脑溢血留下后遗症,而作为蔡方沟村支部书记的他每年还倒贴四、五万元帮助移民经济转型。

丹江口市长助理蔡文介绍,丹江口水库1967年下闸蓄水后,先后动迁移民16万人。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动迁移民10万人,全市新老移民人数占总人口的56%。丹江口库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工程建设做出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

均县镇党委副书记王定强在移民工作中,抢晴天、战雨天、灯光下边是白天,因长期思想紧张,生活不规律,导致小脑扁桃体下垂,作开颅手术后,如今仍然坚守在移民工作一线。丹江口市化医协会移民工作队长周晓英移民工作两年接触了数以千计的老百姓,早上天不亮就候在了移民的门口,晚上打着电筒还走在田间小路,亲自把不愿搬迁的70多岁老人从三楼背下……她说:“为了南水北调,我们虽苦犹荣!”

蔡文介绍,面对移民“天大的事”,丹江口全市抽调3000余名移民干部从细节入手,用亲情感化,全力服务、帮助、引导移民,仅直接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移民干部就达6人。正是他们忍辱负重、不辞辛劳的拼命工作,实现了和谐搬迁,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工作目标。

移民干部饱含热泪的讲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的网络媒体采访团成员。邢建毅说,移民干部身上集中体现了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是对正能量的最好诠释,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据介绍,为了永葆一库清水北送,丹江口市严格防治和控制工业污染,累计投入环保资金3.4亿元;积极开展生活污染防治,丹江口城区污水处理厂、六里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相继建成运行;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由39.3%提高到50.5%;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饮用水标准,丹江口市被评为“国家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县市”。

座谈中,丹江口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采访团成员关心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各大网络媒体纷纷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库区的宣传力度,为丹江口市交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旅游经济发展鼓与呼。

来源:网易新闻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