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药企为何治不了自己的病 废渣处理是典型难题

分享:
2014-06-12 13:25:20 点击数:1662 作者:水事易

废渣处理难题一直困扰医药制造行业。去年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了2013年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医药制造企业进行督查的情况,对18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企业予以挂牌督办。

相关负责人指出,医药制造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难度高,特别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是环境监管的重点。2013年10月~11月中旬,环境保护部组织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医药制造企业相对集中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查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并现场抽查了部分发酵类、化学合成类医药制造企业。

在督查的178家医药制造企业、7座医药制造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中,18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共存在40个环境违法行为。为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公众监督,环境保护部决定对这18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企业予以挂牌督办,并向社会公布。

仔细查阅这份医药制造企业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情况表发现,18家被通报企业中,14家企业存在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的问题。

比如,呼伦贝尔北方医药有限公司将发酵滤渣和四效蒸发浓缩液(危险废物)转移给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牙克石生力源肥业有限公司处理,且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公司的废活性炭集中贮存在暂存库内,无相关危废识别标识及台账记录;大部分溶媒回收釜残贮存于厂区外仓库内,部分溶媒回收釜残露天罐装存放;污水处理站污泥露天堆存。

广州汉普医药有限公司危险废物转移处置不规范,2010年及2011年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缺失,2012年转移的危险废物只有废活性炭(HW06),其他处置合同约定的危险废物未见相关转移联单;废水处理污泥未按照环评要求作危险废物处理,去向不明;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做防渗、防漏安全措施。

2013年1月~10月,四川武胜春瑞药业有限公司擅自将19459千克废活性炭送锅炉房焚烧;无法提供2012年危险废物台账、转移联单等资料,也无法说明危险废物去向。

督查发现,公司存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造假的问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编号5100147700号)显示,企业于2013年8月23日将600千克废活性炭转移至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处置,但四川省中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出具的《危险废物转移情况记录表》(编号:ZM0014770)显示并未收到这批废活性炭。公司还将医药中间体脱色和废气吸附产生的废活性炭和甲醇蒸馏釜底残留液(均属HW02)分别按HW49和HW11管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