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数据公布2013年全年净水器销售438W台,整机的销售比去边增幅60%。滤芯耗材销售数据却又怎样呢?在高速的整机销售背后,滤芯耗材的整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国内净水市场是块大蛋糕客户体验却很差
2013年净水器在家电行业中,无疑成为了一个“神奇",能过滤大多数病菌,无所不能。也成为了2013年上海飘猪事件的主角。
为了刺激净水器销售,销售人员把净水器说成了一个“神奇”。
为什么?举个例子,在3C卖场一台冰箱的价格约为2500左右,净水器销售价格也在2000元左右,从体积上作对比含金量在哪里?
销售人员只能从滤芯上下手,夸大滤芯过滤功能,使用时间不断延长,从一年说成了两年,2变3,3变4……并没有真实地去抛开净水器滤芯的真实内容。
厂家的观点:
1.为建立更好的产品价值;
2.市面上一台净水器价格与一台冰箱价格的对比;
3.对客户怎样的净水器销售话术呈现;
4.只能是不断地去强调滤芯的使用寿命(两年的使用周期,对PP棉作更换引导);
5.没有真实地去呈现净水真实的内容。
目前大多数客服对传统净水器销售后服务的理解:
1.滤芯更换了吗?(是PP棉,还是主滤芯?);
2.由于净水器销售人员前期的引导,导致在该更换主滤芯的时候,客户对信息出现偏差,以为只需要更换PP棉即可;
3.有些甚至是堵了再换;滤芯结构复杂客户无法识别;
许多客户在购买前的兴趣极高,但由于各种的使用体验后,对净水器失去了信心(记不住哪一级滤芯真的要更换呢,对五级滤芯的不同的价格搞晕了。)原本喝水是一件安全事、简单事,差点演变成家庭经济纠纷案呢。
传统的净水器销售模式,作成了客户体验感的大幅降低,也为这个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口碑影响。在今天行业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其实我们需要去作反思。
国外的净水器销售市场普及率达90%以上
我们可不可以更加简单。过去为了保护RO膜滤芯,都更加了3道预处理滤芯。返修、漏水、更换次数等等的问题随之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滤芯反思,净水器我们用一个主滤芯是否可行?对于纯水机能否做到3级呢?
对于未来的净水服务思考:
1.在产品结构上去PP棉化,提高主滤芯的使用效率。减少更换前置滤芯所产生的不必要上门次数。比如鲜时代的复合滤芯。
2.去净水设备价格化,从销售模式作出改变,谈话净水设备整机价格,更多的应该是传递日常喝水的消费的观念。
3.传递更为便捷的喝水习惯模式,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让喝水更简单。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