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了当今国内的热门产业。净水器产品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净水,但是很多净水器品牌却为了抢占市场、迎合顾客、提高附加值,夸大了净水器的功能。
净水器的到来,毫无疑问的是为了实现家庭终端净水,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家庭净水的问题。而如今我们的净水市场似乎正在背离这个最初的目的,下面就来跟大家一起谈谈这些现象。
第一、肆无忌惮的夸大产品的概念,在市面上有这样一类净水产品,它们的功能从商家嘴里描述出来后,你会感觉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因为这类产品不但能治疗心脏病、癌症等医疗功能,还具备美容的保健功能;这简直就不是净水器应该命名为“神水器”,然而真有这样的净水产品吗?说句实话:笔者非常希望世界上能有这样一种产品,从此我们不必在担心各种疾病对健康的威胁而且还可以保持容颜永驻。然而看过神话故事的都知道:此物只有天上有,人间无处觅,这种产品只是一个传说。而回到现实生活中如今这类产品却利用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肆意夸大产品的功能。据笔者了解:中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忽悠。而另据中国净水器十大品牌、直饮机第一品牌的净之泉的品牌负责人跟笔者介绍到:往往这种夸大产品功能的净水器一般都是不合格产品,因为早之前国家卫生部就明确规定,任何涉水产品都不得宣传其具备医疗保健功效,只要稍微有了解净水器产品的人都应该知道,卫生批件是判断一个产品何不合格的首要条件,而卫生批件就是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所以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听到这种不着边际的夸张功能,应该要慎重,先去国家卫生部官网查询一下该产品是否有卫生批件,不然购买的产品连最基本的净水功能都达不到标准,有可能是一台“脏水器”。
第二、各种概念满天飞,首先是技术概念满天飞,今天你推出一款拥有“双核”技术的产品、明天他推出一款“几核”技术的产品.....感觉很有科技范,然而据笔者了解净水器的核心是滤芯,而所谓的这种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确很眼熟,一般广泛运用于数码、3C类产品,真不清楚怎么二者就扯上关系了,也许真是我们OUT了?其实不然,现在是科技时代,消费者往往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比如四核手机价格普遍高于双核手机,这种欲盖弥彰的方法也让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据净水解析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净水技术当属超滤膜技术,比如立升的“毛细血管”超滤膜技术、泉露的“泉芯”技术、美的的“一体滤芯”技术、净之泉的“净芯”技术等,而另外一种反渗透膜技术国内厂家还不具备很强的生产能力,想泉露、净之泉这样的一流品牌都是用的进口世韩膜、美的用的就是美国陶氏进口膜。
其次、水概念满天飞,市面上不乏有能量水、矿物质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这些水是否真实存在,也是否真实对我们的健康有益呢?就目前来说很难定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既然你说你的产品能将过滤后的水变成那种水,是否能给出相关的证明呢?毕竟口说无凭,而作为消费者也不要迷信与那些杂七杂八的滤芯,因为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水在经过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一定能让其含有那些特定的微量元素,净水器的出来本身就是要给水做“减法”工作,让我们免受污水的危害;如果反过来做“加法”运动,是否还能符合我们的健康饮用水需求这个有待验证,饮用水是大事,笔者相信没有一个消费者愿意做小白鼠吧?
第三、假洋品牌横行,在市场上顶着“进口”二字往往能更加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更好的“身价”,如今国内净水器市场假洋品牌横行,据中国水工业协会顾久传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所谓洋品牌,有三分之二的属于假洋品牌。而假洋品牌的横行,就是表明了这类厂家根本不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家庭净水,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笔者通过与国家相关部门交谈得知,判断是否是进口品牌的最重要依据就是:是否有国家进出口检验报告,有则为真,无则为假。
第四、品牌之间竞争过于激烈,为了更好的赢得市场,一些品牌可以说是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净水器的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五,有听说过和了解过净水器的消费者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厂家应该是在保持良性竞争的同时更好的是向消费者普及产品知识。再者换个角度来说:即使要奉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发展方案,也需要在良性的环境下竞争,因为这一时期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如果互揭短处,那么可能将消费者仅有的一点兴趣都给扼杀了,没有消费者的支持,谈何市场?
伴随着水污染的加剧,消费者对净水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时下净水器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净水器商家不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夸大净水器的功能,错误的引导市场,这样只会让消费者失望。商家需要做好本分,在保障净水器最基本的净水功能的同时不断研发新的实际有效的技术,才能让净水行业的未来蓬勃发展。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